盼在澳門創造“中國式Icon”——訪澳科大人文藝術學院蔡國傑老師

盼在澳門創造“中國式Icon”
——訪澳科大人文藝術學院蔡國傑老師

水彩般的絢麗顏色,卻有著中國傳統水墨山水的筆風觸感,然而靠近細細觀摩,才能發現原來載體是舶來品西方油畫。中西結合的藝術手法,呈現的也是東西方交融的場景——媽祖廟、望廈山、內港、大三巴、風順堂、疊石塘山……一幅幅都是澳門獨有的風光。

人如其畫:生於台灣,舉止談吐有著獨特的儒雅和謙遜,雖然喜歡穿著中國傳統漢服,卻與日常代步的機車之間毫無違和感。這位,就是澳科大人文藝術學院的蔡國傑老師。

蔡國傑

台灣藝術大學裝置藝術碩士

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 學士 主修繪畫

現職

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兼任講師

澳門藝術博物館擔任視覺藝術導師

澳門美術協會青年委員

全藝社副理事長

風盒子社區藝術發展協會藝術顧問

澳門當代水墨協會副理事長

 

展覽策劃

2017年《坐看三百城》個人作品展

2015年《啟點-文化特攻》學員繪畫及雕塑作品展

2014年《遊藝樂園》全藝社兒童繪畫展

2006年《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2006年文件展

2005年《工作室越境》"Trans-Territorialization"

 

獎項

2014年 藝術榮譽獎,澳門東方基金會

2013年 藝術榮譽獎,澳門東方基金會

2007年 傑出創作獎,台灣藝術大學

 

為什麼來澳門?

要讀懂這本融匯中西文化的活字典

媽祖廟,19x25.5公分,紙本、水性材料,2014

南灣湖,38x59公分,紙本、水性材料,2016

蔡國傑作品選

生於1979年的蔡國傑,在台灣藝術界深耕多年,在島內已經小有名氣。是一段美麗的愛情邂逅,讓他選擇離開台灣,來到“人生地不熟”的澳門。蔡國傑笑言,他作出這個重大決定,只用了七天而已:“當時我在台灣教書,遇到了我現在的妻子,她邀請我來澳門玩,來了澳門一次之後,我回去一直心心念念,最終做出了決定,離開台灣到澳門發展。從下決定到收拾東西啟程,這個過程我只用了七天的時間。”

對一個藝術家來說,愛情是浪漫而即興的,而藝術是長久的終身事業。讓蔡國傑毅然選擇來澳的原因,除了浪漫的愛情,還有澳門這座城市獨特的風景與藝術氛圍。

澳門美副將大馬路 38x59cm 紙本、水性材料 2015

蔡國傑表示,澳門中西融合的文化,給他帶來了強烈的衝擊。“這裡跟台灣不一樣,我在台灣長大,對那裡太熟悉了。當我來到澳門後,我的感覺是:葡萄牙建築,中國青磚建築,合在一起互相影響,兩者之間不僅沒有衝突,還融合得天衣無縫。這讓我想了解這種合二為一的化學作用是如何從中迸發出新的文化魔力,我知道必須用身體去觸碰其中,才能得到最直觀的感受,所以,我就來了,來見識一下這一本融匯中西文化的‘活字典’。我最大的感受是,我們中國人開始對以前的自己不太了解了,這樣下去,不僅是外國人不了解中國,就連中國人也不了解自己了。”

為什麼來澳科大執教?

希望我的學生能創造中國式Icon”

恣意的揮灑,源於扎實的基礎。蔡國傑目前在澳科大教授素描,從夯實學生基礎開始。

談到來澳科大執教的原因,蔡國傑表示他傾注了不少熱情在其中,希望將自己的所學所得傳承下去。“我認為學生們在來到澳科大之前,都已經熟悉了一些內地美術教學的體系,這些體系我也能從中學習,而我要做的是將我成長中的一些美好東西,當作一個單元,來跟他們分享。在這方面,澳科大的其他老師已經傳授給同學們很多知識,我能做的就是在這基礎上,做一些其他文化的補充,我用自己的體驗和經歷作為出發點,不過說實話,不一定每一種文化都適合每一個學生,只能通過不斷地比對,找出最合適學生們的審美。”

蔡國傑老師的服飾頗具傳統文化特色

關於美術教學,有些家長和行外人就理解為:“不就是畫畫”嗎?對此蔡老師並不認同:“其實,美術是可以融入生活的。把美學套進生活里,能改善我們的生活,畢竟大家都喜歡美好的事物,美能讓他們的價值得到提升。通過澳科大這個平台,我能夠更好地推廣美學,在美學里帶入更多中國式的審美。畢竟我們作為中國人,有自己的審美歷史。我也在推廣中國式的審美,希望能給整個美學體系帶來一點小小的補充。希望我的學生,將來能創造出一個中國式的Icon(標志),讓世界都認識的Icon,讓人一看就能記住,效果是能媲美維納斯雕像的東方美學。這是一個很大的目標,需要多一些人來做這件事,所以由我自己做起,用我作為學生的標杆。” 平時,蔡老師穿著中國特色的服裝來上課,傳授的是中國傳統藝術文化,在這種耳濡目染的熏陶過程中,他期待的 “中國式Icon” ,說不定在不知不覺裡,已經有了框架,只待將來成型的一刻。

採訪當日,蔡老師即席揮毫,給小編上了一節生動的美術課

談到評價學生作品的標準,蔡老師給出了三個模板,請各位同學對號入座。“我的標準很簡單,有三種學生是我最欣賞的。一、熱愛傳承的人,喜歡學習傳統文化將之傳承下去,發揚光大;二、喜歡創新的人,沒有被條條框框所限制,有著各種天馬行空的想法,並能付諸行動;三、將所學到的東西重新排列組合,從中萃取精華的人。這種人是我最希望遇到的。但無論如何,在學習的過程中,大家記得一定不要丟失了自己的傳統文化,要以自身為主,發揮自身的長處,讓世界看見我們的存在,那就是成功。” 如果你覺得自己符合這三個標準之一(或者三者皆有),那麼你就是蔡老師要找的那個傳承的對象,說不定那個 “中國式Icon” ,將來就誕生在你的手上!

 

澳門藝術家是怎樣的?

自由自在做自己想做的藝術,真好!

在來到澳門之後,蔡國傑在感受中西文化的融合的同時,自己也在慢慢融入這個圈子。這個過程讓他覺得很舒適,因為這裡沒有人對他指指點點,享受這種自由自在。“澳門的藝術家喜歡做自己,不追趕所謂的世界潮流。在台灣的時候,藝術家們會熱衷於討論當前所流行的事物,澳門的藝術發展相對就比較自由,每個人都會去欣賞別人的新作品,沒有先進與落後之分。我很喜歡這種感覺。”

在蔡國傑看來,澳門的藝術發展目前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但這個自由的創作大環境,就如同一片豐潤的土壤,只要植根其中,一定會有很好的發展:“真正的創作者,應該植根於本土慢慢發展。澳門在這方面很好,沒有被世界潮流拉著走,可以隨心所欲做自己。要知道,世界潮流本身不一定是你需要的,你不需要去迎合,正好在澳門沒人干涉你,自由如同藝術的天堂。”

轉角,38x59公分,紙本、水性材料,2016

愛情,讓蔡國傑發現澳門;藝術,讓蔡國傑植根澳門,沉靜心神,享受在澳門的自由時光。這一來,就是七年,這七年蔡國傑在藝術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今年四月,他的作品展《坐看三百城》在澳門展出,在蔡國傑的畫筆下,一幅幅澳門風光:媽祖廟、望廈山、內港、大三巴、風順堂、疊石塘山…甚至整個澳門半島的遠眺。他將大家熟悉的景緻,用獨特的水彩畫風呈現,帶來一種全新的視覺衝擊。《坐看三百城》作品展最終大獲好評。十一月中旬,蔡國傑更作為澳門代表,到日本著名的“藝術聖地”:3331藝術千代田區參加《澳門當代|新世紀的藝術家》展覽,將他熱愛的中國傳統藝術文化帶出國門。

一直以來,蔡國傑不遺餘力地推廣中國傳統藝術文化,在採訪中,“傳承”是他提到次數最多的字眼。蔡國傑表示:與其展現自己的作品,他更希望自己現在的“作品”能讓世界看見。蔡國傑希望將他所收穫的果實進行再次的“播種”,將他對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經過創新的理解傳承下去,希望能結出更多更好的苗子,於是,就有了他跟澳科大的這一段“情緣”。並且,這段情緣也將一直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