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孜不倦,水滴石穿——訪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楊大名客座教授
孜孜不倦,水滴石穿
——訪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楊大名客座教授
採訪:聿安 整理:陶章
杨大名教授:
楊大名,字永光,著名中國書畫家
澳門科技大學客座教授
澳門畫院院長
- 中國畫學會 理事
- 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 會員
- 法國國家美術協會 會員
- 第八、九、十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陝西省委員會 委員
- 廣東省三水區政協委員
- 中國美術報 社長
- 嶺南畫派美術研究會(澳門) 理事
- 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 客座教授
- 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 客座教授
- 西安美術學院(2009年至2011年) 客座教授
- 深圳大學藝術學院(2003年不定年限) 客座教授
- 吉林大學珠海學院(2004年不定年限) 客座教授
- 上海大學美術學院(1994年至1998年) 客座教授
- 南京博物院(1998年不定年限) 研究員
近日,我們在澳門畫院拜會澳門著名書畫藝術家、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客座教授楊大名先生。
獲法國國家美術協會2014年度繪畫金獎
楊教授的《荷夢》獲得2014年“巴黎國際藝術沙龍展”金獎,該獎項在國際藝術領域享有極高盛譽,是法國學院派藝術傳統的大獎,也是澳門第一人獲此殊榮。《荷夢》是楊教授數百幅荷花題材的作品中選其中一件參展,當初選擇這幅作品送展,是楊教授自己非常滿意這件作品,她很好地展現了作者的創作意念並抒發了作者的情感,荷花是文化聖潔的象徵,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格,既有具觀賞的價值,又可作食、藥兩用的價值,更是澳門的區花。因此,楊教授希望盡一份畫人的棉力通過繪畫作品《荷夢》到巴黎展出,值此向世界推廣澳門的區花。
藝術的發展在於傳承
談及繪畫藝術的生命力,楊教授認爲重要的在於藝術“傳承”,即新生代人才的培養。楊教授認為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祖師在春睡畫院的辦學中,無論在其經濟桔椐困難時仍然免學費教育一批貧困學生,甚至免食宿費,關山月、黎雄才兩大師是因得到高劍父的厚厚恩德裁培下而成為傳承嶺南畫派的一代大師。
在高劍父的博愛教育的精神鼓勵下,楊教授希望在今後的多抽時間用於教育青少年學生的繪畫,尤其基本功的訓練,在教學過程中得到互為相長,又可得到學術上的提高。
藝術教育其中重點是如何“做學問”
作為澳科大人文藝術學院客座教授,楊教授認爲人文藝術類專業的大學教育,除了強調對學術功底的培養外,還應該儘量開拓學生的眼界,老師和學校要創造條件爲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素材。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在入學期間早日融入社會的認識能力,因爲藝術創作是一個很艱苦長年的過程,使他們明白藝術與社會的發展的關係才會有持續的創作靈感和激情,他們的藝術之路才能有成效走得更健康的大道上。
為澳門文創產業盡一份棉力
楊教授做好專業工作之餘,亦心繫澳門,認爲澳門當前正處於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黃金時期。首先,澳門在世界旅遊市場已是有一個響噹噹的聖地,每年有三千萬的遊客量產生的巨大的購買能力。同時,期望澳門政府推出更完善的文化政策與經濟鼓勵措施。發展有文化市場的文創作品,就是思考如何把藝術創作與市場有機地結合起來,把潛在的文創積極性轉化爲現實的商業活動。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需着手進行研究,將部分的藝術創意如何轉化爲生產力的發展。楊教授建議澳科大多設立類似的研究機構來推動文創產業的發展。
寄語科大學子
採訪的最後,楊教授對科大學子也提出了共勉的愿望:天才是出於勤奮,誠實做學問,一步一腳印,努力耕耘,學習繪畫一定要從習基本功學習開始,日積月累,滴水可以穿石,一定會有成功的作品,定會取得好成績。
後記
楊教授盛名之下,是難得的謙謙君子,採訪中言談深入淺出而隨和真誠,言語滔滔卻緊扣主題,爲此次採訪作提綱,親手寫下密密麻麻兩頁紙的文稿,因為“對記者工作的尊重”:更與大家分享了他的詩稿和畫作,對於在座的晚輩們,不但有幸一睹到老師真跡,更領略到之詩畫精妙和藝術大家的風采與氣度。謙遜而豁達、專注而瀟灑,令人肅然起敬,更感染於心:老師心存大德、大愛兼大智慧。
楊大名教授現場作畫
楊大名教授(左)接受採訪